願意理解,是對自己最大的寬慰

 


桂珍的課,雖然是兩週一次,但實際來說,我總會感受到這小小的一章節,彷彿是她 336 個小時反覆精煉後得出的成果。


以前上老子課的時候,我曾經懷疑過是不是因為我太喜歡老師,才讓我得以用一種熱切的方式進入老子的道中?
我會說自己本質上雖然有一種無處安放的浪漫,但與《紅樓夢》的忠實醉漢們相比,倒是清醒許多。雖然桂珍總笑說,能聽完兩百多集線上課的人似乎不能這樣界定自己。但我只是想描述一種距離感罷了。

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大概是因為,在這樣的文化底層裡,我可以不負責任地說 – —自己已經脫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脈絡。於是,自清了許多框架,也就難以回去。但這並不代表我輕視那種情感,只是,我和它之間產生了一種不一樣的關係。


今天的課程,就這樣在一場過份些了的雨聲中結束。說起來有點悵然若失,但搭配著桂珍凝練並完整收尾,又像是一餐飽足了的精神。
有些感受是很當下的,過了那個特定時間點,就不好再說。雖然很不喜歡在如此快速的情境下,被自己主動逼迫著,像是趕火車一樣,用一種焦急在預想與當下擺盪的心態裡,草率地寫下對一件事情的感受,但或許也正是這樣的習慣,讓我養成了一種更壞的習慣:情感常常滯留在某個時空的節點上,凝結成一種不必要的壓力,於是就這樣被卡住了,生命也跟著卡住了。


預言日後的我,開始適時地想要擺脫這樣的情境,讓更多的可能性重新流動出去。而今天,或許讓我衝動提筆的最佳動力,就是因為 – —我真的很喜歡老師。
課程的結束落在一個「魂歸離恨天」的狀態之下,是歸途也是離執,桂珍的 PPT 停在了最後一句話上,那句話像一聲召喚:「把想活的、能活的,都盡情地活出來吧。」而或許,就如同我看待《紅樓夢》這整件事是一樣的。


這一年的旅程,在遠的要命王國裡,上上課的阿公阿嬤們一起帶著柔軟的心一起以假修真,我們重新檢視了每一個人情人亂的開啟,重新看見拘束、理解痛苦、擁抱放蕩。看見了每個人的可能性,也同時從這些情感的頻率震動中,看見了自己的可能性。
桂珍真真是我的世界裡的巨人啊~我總是這樣想著,也或許我只是單純地喜歡她的世界而已,而這是多麼美好的信任啊!



暫時不用去遠得要命王國的我,會記得再次相遇的時刻,記得那一區我最最喜歡的神秘咖啡廳,記得那喚起高中記憶的永遠濕答答的天氣,記得柔似水且最讚ㄉ桂珍。
打完再回看剛剛發瘋在看球賽ㄉ吾真的沒有人格分裂?恭喜龍神贏德仔!遠處的石川太太就算沒在現場也是尖叫滿滿😌

點播一首過程(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影片都貼不上來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不對自己的存在視而不見

沒有東西可以抓取

給三十歲的你:沒有我只剩下快樂